“小平安”汇聚“大平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带着和许多文艺青年一样的理想,2010年,陈某夫妻来到曾厝垵经营一家饮食店,他们亲眼见证了曾厝垵的蜕变。“以前,曾厝垵 就是个小渔村。硬件设施薄弱,只要雨稍微大点,路面就会积水。”陈某说,自从政府进行改造后,曾厝垵越变越美。让陈某最得意的是,在这里他找到主人翁的感觉。他说:“我们可以为曾厝垵的发展提建议,表达想法。”
如今,共同缔造已成为厦门的一个热词。“共同缔造”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群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在公共议事理事会、文创村业主协会、曾厝垵文创会等自治组织的带领下,曾厝垵搭建了一个便于居民与商家良性沟通、有效自我管理的平台。昔日的小渔村已华丽变身为“中国最文艺的小渔村”。
湖里区马垅社区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在居委会的主导下,出租屋安装配备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一扇防盗磁卡门、一本循环登记簿、一名专职管理员、一块民警提示牌。社区居民老谢投入资金为他的出租屋升级监控、门禁等。他说:“虽然花了钱,但是很值,出租屋更加安全,租房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和老谢一样,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2014年8月,马垅社区居民召开代表会,自己筹资建成了“城中村”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彻底解决了辖区内居民停车难、机动车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老大难问题,因停车问题引发的纠纷再也看不到了。
平安建设,小到清理卫生死角,大到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安全感,关系着百姓们的点点滴滴。近年来,厦门市综治委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激发群众共同参与平安建设,通过对每一个“小平安”的创建,促进全市社会的“大平安”,让整个城市治理散发出勃勃生机。
治安防控彰显魅力
平安,是百姓最朴素的愿望,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2014年8月,思明刑侦大队破获一系列撬砸店面的案件,嫌疑人向民警抱怨:“才刚释放没几天,又被抓,厦门的日子真是不好混。”这也折射出厦门日趋坚实完善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2014年,厦门各级政法机关从细微处着手构建平安厦门也显现成效。“没想到开枪袭警的逃犯这么快就被警察抓获,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做坏事。”2014年12月18日发生在江头袭警的逃犯案件,仅5个小时便告破。市民陈先生说,如今,深夜走在路上,看到警灯闪烁、“红袖标”在巡逻,感觉安全多了。
10万多“平安志愿者”佩戴着“红袖章”走进大街小巷,展开义务巡逻;10支“安盟志愿者服务队”走街串巷,针对交通违法“随手拍”;8万多个视频监控探头遍布全市,初步形成市、区、街、社四级联网监控体系;步入常态化视频巡查;组建全省首支特警机动冲锋队;强化全市四桥一隧、19个公共安全敏感部位的巡逻布控……一项项举措为推进平安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2015年1月至6月底,厦门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6133起,同比2014年下降10%,全市刑事报警数下降5.3%,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16.33%,“两抢”案件同比下降33.17%。多个数据下降的背后,是厦门市积极创新打击手段,敢于亮剑,重拳出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
2015年4月1日,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桥隧大队正式成立,这也是厦门警方首次整合四桥一隧及成功大道和仙岳高架两条城市快速路为一体,在交通排堵保畅和治安管控上更为专业化。同时,四桥一隧治安检查站统一管理、遥相呼应,并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扁平指挥、点对点调度,高效开展“关城门”布控堵截和设卡盘查等管控工作。筑起一道牢固有效的鹭岛守护圈,不仅成为进出厦门通道的一道安全屏障,而且有力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