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概况
  1.建设概述
  雪亮工程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以县、乡、村三级综合管控中心为抓手,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覆盖城乡、延伸入户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工程建设,发挥”群众雪亮的眼睛”优势,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能够有效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总体目标
  方案以”安全、治理、惠民”为建设目标。依据相关政策《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技术规范《社会治安综合管控综合管控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从”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三个维度出发,开展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人员车辆卡口、信息卡口、移动巡防、报警联防等建设,实现对重点公共区域及重点行业的网格化管理,构建一整套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中威电子:雪亮工程整体解决方案
  3.设计原则
  经济性
  实用性
  先进性
  可靠性
  二、需求描述
  当前社会面存在各种矛盾和挑战,总得来说可概括为:一是人口管理难。人口流动性加强、特殊人群增多、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传统的人口管理模式亟需重构。二是车辆管理难。交通工具已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各类车辆的数量快速增长,如何管理好车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三是矛盾化解难。社会利益结构快速分化,新的利益群体、利益阶层不断出现,新老矛盾交织,各种利益诉求难满足。四是安全防控难。治安形势严峻、刑事犯罪高位徘徊,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事故多发,恐怖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压力大。
  为解决和应对上述矛盾与挑战,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综合管控在治安防控、人口服务、信息宣传等方面的水平。
  1)治安防控管理
  借助安防和信息化技术来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加大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及周边的治安综合管控,包括对网吧、娱乐服务场所及特种行业的监督管理。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道路(特别是夜间)上机非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
  2)人口服务管理
  开展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教育、服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同时坚持开展”困难家庭子女就业帮扶活动”,落实贫困家庭子女、无业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结对关爱和流浪儿童救助工作。
  3)信息宣传管理
  借助户外发布屏、WEB网页、移动APP、短信等发布便民服务、违法犯罪、治安/火灾隐患信息,达到预防犯罪和禁毒常识宣传教育效果,促进安全教育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
  4)公众参与管理
  需要组织公众参与综合管控,逐步消除社会管理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完善综合管控。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视频监控、手机APP、机顶盒等),将身边的各种违规、违法、犯罪等安全隐患发送给公安机关或综合管控办。
  三、系统架构
  1.系统总体设计拓扑架构
  图1.系统拓扑架构示意图
  系统拓扑架构分为前端与中心管理端。
  前端子系统主要将视频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刷卡信息等业务数据资源进行充分采集,并汇聚至中心管理端,前端系统主要包括人员出入口子系统、车辆出入口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人脸抓拍子系统、车辆抓拍子系统、信息卡口子系统、移动巡防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报警联防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
  中心管理层设计为三级中心,即区县中心、乡镇(街道)中心与村(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发卡授权、视频监控。区县、乡镇(街道)中心,进行全辖区内信息数据的大汇集,并实现全辖区范围内的数据融合应用,同时依据需要数据同步至上级平台。
  2.系统总体设计逻辑架构
  图2.逻辑架构示意图
  系统逻辑架构自下而上分为5层,依次为:设备场景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
  设备场景层
  包含所有前端设备,采集前端视频、门禁、报警以及出入口车辆、人员、房屋等信息,为上层平台提供各类感知数据资源。
  网络层
  传输网络层按照系统承载网络的不同,可分为互联网或VPN专网两种类型,实际项目可根据需要选择。
  数据层
  通过网络上传的数据,在此处进行分类存储,构建包括人员信息库、房屋信息库、车辆信息库、视频资料库、门禁信息库、出入信息库、物联感知信息库、报警信息库、便民信息库等分类专题数据库。
  应用层
  面向用户提供各类业务应用功能,包括人口管理(一人一档)应用、房屋管理(一屋一档)应用、车辆管理应用、重点区域管理应用、便民宣传应用、群防群治应用、研判分析应用等功能。
  用户层
  面向管理部门提供基于可视化综合管控的应用界面。
  3.系统总体设计集成架构
  图3.系统集成示意图
  本系统基于”高内聚、松耦合”的原则和顶层模块化的思想而设计,以综合管控平台为核心,通过集成接口接入人员出入口子系统、车辆出入口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人脸抓拍子系统、车辆抓拍子系统、信息卡口子系统、移动巡防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报警联防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汇聚、管理,为综合管控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与上级平台进行对接,推送视频数据和业务数据。视频监控方面按照国标方式推送或分发视频流,供上级平台调看使用。业务数据按照规范化数据接口对外开放,供上级平台信息系统调用呈现。
  4.系统总体设计网络架构
  雪亮工程网络架构由广播电视网(NGB)和运营商视频专网组成,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及传输工作。
  广播电视网(NGB):即通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三网融合,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清晰的电视、数字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也可为科教、文化、商务等行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更加快捷方便;
  运营商视频专网:网络融合通常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同一运营商
  即:广播电视网和视频专网为同一家运营商,网络将在运营商内部融合后与上级平台(县级)对接;
  2、不同运营商
  即:广播电视网和视频专网为不同家运营商,统一汇聚到上级平台(县级)融合网络;
  四、系统整体功能
  针对环境复杂,人流车流密集等突发情况,以”高起点、高效率”为原则,依托”一人一档、一屋一档”管理手段,做到治安防控到位、信息掌握到位、便民服务到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车辆卡口系统、出入口系统、信息卡口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建立起”人防部署到位、物防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的集安全、治理、惠民于一体的防控体系,对各类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和有效处置,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按要求进行数据对接,解决信息采集单一、无法实时与上级部门共享数据等问题,将视频监控系统与多维数据相融合,有效管理人员信息、房屋信息、车辆信息、报警联动、内部停车等,实现村(社区)”人、房、车、事件”的管理立体化、可视化和可控化。
  建设”规模合理、层次清晰”的三级综合管控中心
  在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综合管控中心,纵向能推动各层级综合管控中心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横向能推动促进综合管控中心与本地区各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
  构建”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户”四级联网
  基于四级联网架构设计,四级架构中的任意一级可访问授权的各类数据资源,同时平台对四级架构下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用户可对管辖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相关操作。
  构建十大子系统、数据集中管理
  基于统一管理平台,以科学布点、布建为支撑,打造并集成人员出入口子系统、车辆出入口子系统、人脸抓拍子系统、车辆抓拍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信息卡口子系统、移动巡防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报警联防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汇聚、统一管理。
  一键告警处理、应急指挥网格化
  发现可疑情况时、可在智能机顶盒或手机APP上直接进行一键报警,报警信息上传到村(社区)综合管控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综合管控中心、区县综合管控中心,由村(社区)综合管控服务中心首先进行响应,乡镇(街道)以及区县的综合管控中心也能实时了解问题处理进度,对于需要协调其它资源处理的,可由村综合管控中心逐级向上反馈。
  提供发布系统接口、建立项目长效运行机制
  数据开放也是一个城市真正进入智慧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整体信息化系统具有建设内容多、运行周期长的特点,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在系统、项目的建设实施中,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平台、门户的建设,推动移动APP、电脑客户端开发,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管理运维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培育新的信息消费点。
  五、系统特点及优势
  创新治理机制,推进平安建设
  打造创新治理突破口,通过建设视频监控、人脸卡口、车辆卡口、智能门禁等系统,编织立体化防控网络,让平安建设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时代。
  整合多维数据,促进信息共享
  基于视频监控,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新技术,根据需要逐步丰富接入数据类型,为综合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促进视频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房屋信息、出入信息、报警信息的”整合”、”交换”、”共享”。
  建立一人一档,加强人口管理
  采取”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详细记录人员基本信息、拥有车辆信息、人员车辆出入记录、过车记录、人员居住信息,形成人员信息库。海量人口数据汇聚后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按姓名、身份证号码、境内外人员、性别、民族、手机号码等条件进行查询。
  建立一屋一档,完善出租管理
  通过一屋一档管理模式,统计辖区房屋信息(包括房屋编码、房屋名称、组织机构、房屋性质(自住/出租)、房屋地址、所属警务区、关联门禁点等),关联房东信息、租客信息等。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出租屋决策分析。
  采集全面信息,分析行为轨迹
  传统的身份证信息采集加上人脸采集和虚拟身份采集,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大对社会治安要素的智能化感知力度,以实现人员信息全方位采集,真正做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拒绝任何信息的遗漏。同时与上级平台对接,方便管理部门进行实时监控和布控比对。
  建立县、乡、村三级综合指挥中心
  在区县、乡镇建立综合管控中心,规划一定办公面积,区县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在平台上将所有监控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乡镇、村都统一登录中心管理平台进行相关操作。
  在市级建立综合指挥中心,将各区县的综合管控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市综合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
  构建”县、乡、村、家”四级联网
  基于四级联网架构设计,四级架构中的任意一级可访问授权的监控点,同时平台对四级架构下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用户可对管辖范围内的视频资源进行相关操作。
  打造视频管理可视化
  视频资源的接入按区县、乡镇、及村进行统一规划,除将原有可利用的视频资源接入外,其它没有涉及到的关键部位可以进行点位的新增,统一纳入到管理平台中,在平台上做到资源的可视化管理。
  加强运维流程化、规范化
  建设完备的视频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实现对视频设备的可视、可控、可管理,达到运维数据档案化管理、设备故障主动监测、第一时间告知的目标。通过融入设备巡检、视频图像质量诊断等智能化运维业务,使运维服务更智能、更具生命力,为用户及时发现系统运行问题、排除故障、预先防范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促进视频分享便民化
  将平台中的一些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资源在互联网上分享,方便民众的日常出行以及生活需要,基于互联网视频云平台建设城市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发布子系统,将经过视频汇聚子系统汇聚后的视频有选择地向用户发送,实现视频资源惠民应用。
  落实网格化管理
  建立警情处理网格化制度、人人参与联防,发现警情时、可在家庭的有线电视机顶盒上实现一键报警功能,也可通过手机APP直接进行一键报警,报警信息上传到村综合办、乡镇综合办、区县综合办,由村综合办首先进行响应,乡镇以及区县的综合办也能实时了解警情处理进度,对于需要协调其它资源处理的警情,可由村综合办逐级向上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安防协会。本站旨在介绍更多的安防监控行业信息,所转载文章仅为作者观点,若有任何疑问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处理。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137-91963(蒋先生)

售后服务:0755-6150042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防监控方案定制OEM开发

产品建议请联系我们>>

加微信

微信号:13713791963

2022042311330054

公众号

公众号:jimeizhihui

20220105152017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