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戴头盔看房”的视频内容在网络中流传开来,据视频中的主人公介绍,戴头盔是为保护个人信息,要是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区分出是自然到访还是中介介绍,这一去一回间就可能有几十万元的房款差异。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关于物业要在小区按照人脸识别系统一事,也曾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而针对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问题,目前包括天津、南京、杭州在内的多地已经出台相应政策,其中天津更是用法律法规的方式,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识别信息。

人脸采集陆续在各地迎来强监管

  在多地针对人脸识别进行管控的背后,无疑是大众对于人脸识别的忍耐度正在下降。就在上月,《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与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下文中简称为《报告》),据悉此次回收匿名问卷2万余份,其中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
隐私换不来便利,滥用人脸识别将成为过去式
  而人脸识别之所以会备受科技企业乃至部分零售企业的青睐,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是“Big Data(大数据)”惹的祸。据悉,人脸信息是定位个人的最直接手段之一,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判断进店顾客的性别、年龄、表情等信息,并识别会员、熟客、新客等不同客群,都可以变成一个个的标签,以建立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让消费者在商家面前几乎成为透明人。
  在人脸识别或者大数据还没有介入前,在传统的商超等线下零售行业中,其实商家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都是很难进行判断的。毕竟通过衣着等外在信息来判断顾客的购买力,很有可能出现“打肿脸充胖子”或“扮猪吃老虎”两种极端情况,而消费需求则需要进一步的导购才能获知。
  如今有了大数据和人脸识别,用人脸信息完成身份定位,再关联到手机号与购物记录,也就让消费者实际的购买能力直接摆在商家面前,并意味着在商家面前你就是单向透明的。并且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轻松追踪到消费者盯着哪些广告/商品,一旦超过阈值,商家就能判断其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完成精细化导购。
  比如说,在某些智慧门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案例展示之中,顾客的信息完整的呈现在屏幕上,左侧是顾客的人脸,右侧则说明他是新客、熟客还是会员。点开某个顾客的进店历史,会显示该顾客每次进店被抓拍的人脸图像,顾客的消费金额以及消费的商品也在其中。消费者在这场博弈之中已经是单向透明的了,之前屡屡出现的“大数据杀熟”也是同样的道理。

消费者已经不愿再用隐私换便利

  或许不少朋友还会记得,在2018年春天,百度CEO李彦宏讲出一句当时备受争议的话,就是“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事实上,“消费者愿用隐私换便利”的说法在全球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认知。为了技术的进步,有些此前的固有认知确实做出过一定的让步,比如网络中立原则,让初生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免收运营商压制;而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中的“避风港原则”,则更是让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以及社交平台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因此过去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技术变革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消费者出让个人信息,来换取企业提供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是一项公平合理的交易。
  在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之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耳濡目染,相信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中的一部分,甚至当下关于互联网是改变世界革命性产物的认知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伴随着技术进步暂时陷入停滞,以及摩尔定律的陆续失效,许多消费者开始发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并没有换到便利,反而开始让自己的体验变得不再舒适。
  在大数据时代,隐私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已经成为了“奢侈品”。而以苹果为例,其能够在来势汹汹的Android手机厂商面前保持岳峙渊s的姿态,除了独特的iOS生态之外,隐私也是其不遗余力打出的一张牌。如今隐私安全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选择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一项,不仅仅是苹果,从微信到京东再到支付宝,如今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强调自己在隐私上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提供了哪些防护手段。
  而此前消费者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基础,是他们愿意相信互联网企业会遵循商用道德,严格保护用户的因素信息。然而在2018年春天,Facebook的隐私数据丑闻揭开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即便如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会不顾商业道德和科技伦理,这也是为什么苹果CEO库克会不停抨击Facebook,毕竟后者实在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也动摇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信任。

枪打出头鸟,面部数据太过敏感

  现在之所以大家将枪口都对准“人脸识别”,无疑是因为面部信息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事实上,在旧金山成为首个禁用人脸识别的城市,以及此后关于IBM、微软、亚马逊等企业放弃人脸识别研究的时的说法,就是“暂停服务是个伦理上的决定,而非基于钱”。当时对于这些海外企业的做法,还曾有不少网友表示费解,毕竟这些企业收集其他数据的时候可没少使劲,怎么在面部数据上就放弃了。
  现在看来,这些网友或许是“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如果你是眼下要买房的购房者,相信无疑会支持此前这些企业的做法。毕竟人脸识别是人的一种生物特征,并且具有唯一性,而这些泄露后的人脸数据,究竟会被什么样的人使用,以及用于怎样的场合,是否可能导致财产的损失或其他人身权益的侵犯,在技术力不够的普通消费者面前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由于与个人身份更高的关联性,也使得人脸数据泄露所带来的潜在的安全风险,远比指纹或手机号码的泄露更为严重,甚至于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越高,反而所引发的危险性就会越大。在联网环境下,一旦采集了生物特征认证,就一定会有特征数据库,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只要进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被转换为代码,而只要是代码就可以被截获、被解读。更何况,人脸识别基本是无感的,也就等同于是在很多的场景下,商家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再加上人脸识别背后是深度/机器学习在起作用,为了使人脸识别算法正常工作,就需要一个足够有深度的数据集来训练算法。现在的问题就是,大量相关领域的初创企业为了度过缺乏人脸数据的冷启动期,会主动购买数据,再加上黑产的加入,目前人脸信息交易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的泛滥。根据此前央视新闻曝光的信息,目前一份人脸信息只需0.5元,因此这也成为了如今消费者呼吁对其进行监管的重要原因。
  当下一个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共识,是新技术需要合理、规范的使用。毕竟当94岁的老人被抱起凑向摄像头做人脸识别,当老年人被“数字鸿沟”隔离时,人脸识别这项技术也在这样的时刻丧失了它的先进性。因此尽管人脸识别技术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但便捷背后的代价却需要根据风险进行评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脸识别需要被监管的原因所在。
  如今技术正在飞快地追赶我们,而我们如果我们不走到技术的前面,一切或将会覆水难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安防协会。本站旨在介绍更多的安防监控行业信息,所转载文章仅为作者观点,若有任何疑问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处理。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137-91963(蒋先生)

售后服务:0755-6150042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防监控方案定制OEM开发

产品建议请联系我们>>

加微信

微信号:13713791963

2022042311330054

公众号

公众号:jimeizhihui

20220105152017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