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近些年炙手可热的新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日,人脸识别频现“雷区”,引起人们关注。
虽然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但是人脸等生物信息泄露后,个人维权非常难,不亚于上青天。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可是现实中很多商家在采集信息时目的并不“正当”,收集行为也不“必要”,甚至有的商家采集人脸信息具有隐秘性,消费者往往不知情。可以说,法律法规对人脸等生物信息保护还存在盲区,不利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的特性,如果人的生物信息泄露会给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为此,对生物信息保护不能靠个人救济,国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织密人脸等生物信息保护网,尤其是要将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纳入治安和刑事处罚的范畴,一旦有人非法触碰人脸等生物信息就自动启动打击程序,减少个人维权代价,倒逼一些商家和个人不敢随意采集个人生物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本站旨在介绍更多的安防监控行业信息,所转载文章仅为作者观点,若有任何疑问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站处理。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137-91963(蒋先生)

售后服务:0755-61500423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防监控方案定制OEM开发

产品建议请联系我们>>

加微信

微信号:13713791963

2022042311330054

公众号

公众号:jimeizhihui

20220105152017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